十四五 > 行业资讯

昆山“平台经济”全新一跃

30多年前,昆山自费开发“工业小区”,区域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20多年前,昆山开发区跻身“国家队”,一句“开发区就是昆山,昆山就是开发区”,蕴藏着全市一盘棋的发展理念与实践,带动区域经济全面突围。10多年前,昆山“引进一个领军人才,集聚一个高端团队,兴办一个优质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形成一个产业基地”,链式效应促进产业集聚裂变。如今,创新发展大幕展开,昆山又率先布局打造科创中心,重构产业生态。

从“工业小区”,到“昆山就是开发区”,到一个个凸显集聚效应的产业基地、载体,再到打造产业科创中心,昆山抒写着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平台经济学。

平台突围

从“工业小区”到“昆山就是开发区”

改革之初,昆山工业经济几乎是一张“白纸”。1984年,昆山在城东划出3.75平方公里土地,白手起家,自费创办“工业小区”,在这张“白纸”上运笔挥毫,抒写壮丽画卷。

始于自费开发,自我觉醒的昆山找到一条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型突围之路。“工业小区”逐渐星火燎原,孕育出中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随着工业项目接踵而至,“工业小区”发展成为昆山第一个产业平台,为后来的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上世纪90年代,自费开发模式在各区镇复制推广,“工业小区”带动形成的配套或特色产业园区纷纷建立,成为各区镇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构建起昆山“平台经济”崛起的最初形态。

翻阅那个年代的招商手册,“开发区就是昆山,昆山就是开发区”这句话,成了招商人员口中或笔下的推介“金句”。实际上,这句话蕴藏的不仅是理念的提升,更是全市一盘棋的发展实践。“金句”的背后,体现了昆山最大化运用政策资源、差异化引进产业项目、多元化构建产业格局的大智慧。

这样的大智慧,在新时代放射出新光芒。经过多年建设,昆山形成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为龙头,各类功能性园区和专业配套区为组团的大开放、大开发格局。5年多前,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获得“国批”。依托试验区这个大平台,每次部省际联席会议召开前,市发改委、推进办都会向相关部门、区镇征集台商诉求,汇集大家智慧,拿出具有建设性的改革建议,向上争取。

平台突围,还体现在高新区深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上,以全球视野汇集创新资源;花桥发挥对接上海“桥头堡”作用,将自贸区创新举措、项目引至昆山;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获得工信部批复,使得昆山成为对接“德国工业4.0”的区域腹地。

平台崛起

“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产业高地”

最初的“工业小区”并没有明确的产业方向,而由此带动发展起来的配套工业区或特色园区,则“有名”更“有实”,如综保区、光电产业园、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基地、小核酸及生物医药基地、总部园等成为一个个产业“高地”。

纵观改革发展历程,产业园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出口加工、外贸为主导的综保区,不仅是昆山IT产业崛起的主阵地,还是开放发展、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从保税加工,到保税物流,再到实行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不仅是对体制机制的一种突破,更是产业紧随经济变化实现自身结构优化的一种蝶变。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今年11月22日,南京海关领导实地调研昆山综保区,提出“瞄准服务贸易谋求率先突破”的建议,为综保区这一外贸高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推开一扇窗。

光电产业园无疑是昆山平台经济崛起的一个典型代表。13年前,为突破IT产业面临的“缺芯少屏”不利局面,昆山在全国率先规划12平方公里建设光电产业园,截至目前已落户企业35家,形成“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的完整产业链。代表显示领域最高技术水平的TFT-LCD、TFT-LTPS、AMOLED,分别依托龙腾、友达、国显核心项目实现产业化。

如果没有前瞻性的规划,光电产业项目也许会散落式地进驻昆山,难以形成集聚效应,更难以突破电子信息“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集聚效应,恰恰正是平台经济的一大特征。近年来,昆山又把半导体产业定位为重点培育高端产业,深入推进“强芯亮屏”战略,为此出台“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意见”,编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设立规模百亿元以上的产业基金,引进中科曙光、澜起科技等关键核心项目,初步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及配套设备”产业链。

随着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各类科技项目、人才项目的不断涌入,昆山产业平台呈现出多元、高端、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2008年昆山率先布局小核酸产业,启动建设国内第一个小核酸产业基地,形成小核酸、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服务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集聚瑞博生物、泽璟制药等一批优秀企业。昆山还积极抢占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的“智高点”,引进培育该领域企业接近400家。其中,与西门子、华为、中软国际等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得昆山加速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智能制造示范区。

平台创新

“一廊一园一港”重构科创“生态”

如果说,过去只要规划一片土地或建起几幢高楼,引进几个项目或人才,就能逐步形成一条产业链或一个产业园区。那么,现在则需要更高层次的融合与创新,才能打破过去平台载体在物理空间上的分隔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于整合政策、信息、人才等资源的藩篱,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共用、共植共育的产业生态环境。

今年,昆山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建设“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掀开昆山平台经济发展的全新篇章。

“一廊”,即夏驾河科创走廊,按照“空间联接、协同联动”布局,构建“一带四园”的空间格局,形成不少于100万平方米的科创承载区。“一园”,即阳澄湖科技园,将以杜克智谷小镇为核心,以昆山杜克大学为支撑,打造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一港”,即花桥国际创新港,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着力打造昆山对接上海科创资源的前沿阵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昆山以“一廊一园一港”为主架构的科创中心布局中,不难发现昆山留创园、光电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工研院、杜克智谷小镇、昆山软件园、昆曲小镇、吴淞江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区域总部园、科技金融园、游戏文创园等各类产业、创新平台载体的身影。这些成熟运营的平台载体,既有前沿科技项目,又有各层次人才,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相互差异又开放包容,各具特色又实现整合,彼此共享又辐射全域。

明明紧紧挨着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昆山为何还要自建一个科创中心?这是昆山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在制造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与规模之后的必然选择,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上海无缝对接,融入长三角这个更大、更高平台的现实要求。

有人说,昆山未来与上海的关键合作空间与平台,便是科创。为此,昆山已展开多形式、深层次的探索,出台了《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努力打造成为上海科技产业跨区发展的首选区;揭牌了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签署了上海-昆山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协议,并发放首张创新券。